做好公路養護工作是保證公路安全暢通的基礎,搞好養護生產安全管理則是公路養護作業順利進行的保障。作為公路養護管理人員若不能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發展效益的關系,不但影響養護工作正常進行,而且影響著單位的和諧有序發展,甚至引發安全責任事故,造成職工人身傷害和單位損失。如何做好公路養護生產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公路人長期思考的問題和不斷探討的話題。
一、影響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的因素
公路養護安全生產,就是在堅持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前提下,全力營造“人便于行、車暢其道”的公路通行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5條規定“道路施工作業或者道路出現損毀,未及時設置警示標志、未采取防護措施,或者應當設置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而沒有及時設置或者應當及時變更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而沒有及時變更,知識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到損失的,負有相關職責的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5條同時明確規定“道路養護施工單位在道路上進行養護、維修時,應當按照規定設置規范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道路養護施工作業車輛、機械應當安裝示警燈,噴涂明顯的標志圖案,作業時應當開啟示警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這些法律條文對公路養護生產管理做出了詳細和強制約束,界定了公路養護部門的安全責任。可以理解為無論什么原因,只要在養護作業現場出現事故,養護生產單位是否承擔責任主要取決于施工下場布置是否規范,是否達到國家喲管法律法規確定的責任要求。
(一)養護作業人員自身因素
由于公路養護生產流動性大,施工現場布置相當繁瑣,比如修補一個小坑槽時間不超過一小時,而按照規范要求布置施工現場則需要近一個小時。《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H10-2009)規定“公路養護維修作業控制區為公路養護維修祖業所設置的交通管理區域,分為警告區、上游過渡區、緩沖區、工作區、下游過渡區和終止區等6個區域》。”控制區域長度近千米,需要警告標志、限速標志、施工標志、施工護欄以及安全錐形標好幾十塊(個),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布置、管護以及完工后的撤除。這樣無形中使人產生過于繁瑣、小題大做的思想傾向,往往容易產生僥幸心理和厭倦心理,在安全標志布設中“偷工減料”,不按規范布設,埋下安全隱患。
(二)外部環境因素
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的外部環境因素主要是過往車輛。一般情況下,國省干線公路養護作業采取不中斷交通施工而此類公路多是雙向兩車道,混合交通,作業現場一般占用一個車道,造成該斷面車流擁擠,公路通行能力大大降低。一些司機急于趕路,不遵守施工標志要求,甚至強行駛入施工現場穿行,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而公路養護管理部門由于職責所限,對這些車輛根本沒有權力強行制止,只能協同路政或交警人員,如果路政或交警人員不在現場時,對于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只能勸說,無法從根本排除這種不安全因素。
二、如何做好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管理
做好公路養護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車為主,以嚴格規范管理為核心,以養護生產現場安全標志設置為基礎,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
加強全員對安全生產的認知度。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公路養護安全工作特點,把安全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環節上措施緊跟,過程中嚴格監管。因此,作為養護生產單位的領導對安全生產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是關鍵,必須把安全生產納入議事日程,經常親臨養護生產現場進行安全督查,在具體管理工作中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引導教育職工重視安全生產,在單位真正樹立全員重視安全生產的意識,使安全生產深入到每位職工的心中,落實在養護生產的行動中,形成“人人抓安全,個個重視安全”的氛圍。以單位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的全員安全責任制是多年來安全生產的經驗總結,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真正樹立了全員安全生產意識,才能降低事故的發生。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實是安全生產的保障,以安全生產法為基礎,制定適合本單位的規章制度,使每一項工作的細節都以規范的形式形成管理制度,把崗位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養管站、每名職工,要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安全生產工作從上而下,人人有責任。同時要狠抓制度的落實情況,組織全體職工深入細致的進行學習,要讓大家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要讓大家全面深刻的理解,不折不扣的執行,要通過制度來約束職工、考核職工、激勵職工。切實抓好全員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工作,要經常深入一線,切實解決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安全工作抓細抓實。該建立的制度必須規范地建立起來真正用制度來管好隊伍,用制度來約束每位職工,把養護安全生產工作變成每個人自覺行為,要求養護生產人員必須按制度規范作業,大限度確保安全生產。
(三)切實做好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訓是提高安全意識、管理水平的基礎。必須加強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把“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進而轉化到“我會安全”,努力形成“以人為本,關注安全,人人防范事故”的安全氛圍,使全體職工、全方位的安全意識得到提升。通過安全教育和培訓,真正提高安全意識,在隱患排除和源頭治理上下足功夫,確保養護生產在安全氛圍內進行。
(四)嚴格按規范布設作業現場。作為公路養護行業必須系統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相關條款,在養護作業中嚴格遵照《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H10-2009)、《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JTGH30-2015)要求作業。因為嚴格遵守這些規程,就會將養護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降至低,能大限度地確保安全生產。因此,作為一線養護人員在養護作業中一定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現場如何布置?材料如何堆放?車輛怎么行駛?這些工作要讓一線養護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作業現場,一定要布置規范,嚴格按照《公路養護技術規范》(JTGH10-2009)要求布置。盡量減少作業點和斷面,對作業點附近所有病害同時施工。同時,要科學組織施工,加強工序銜接,提高養護效率,盡量減少養護人員在路上的作業時間。
(五)預防性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杜絕安全事件的直接方法是在預防上做實文章,只有預防到位了,安全責任事故自然就減少了。在養護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在施工標志的擺放檢查、著裝、施工作業程序、機械車輛安全操作等細節上下功夫,各項養護維修作業區的布置位置和
長度應保證養護維修作業人員、設備和過往車輛的安全;不要怕麻煩、圖省事,要經常對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不斷東工作中找出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有預見性的處理安全生產隱患,積累經驗,不斷改進。
公路養護行業由于工作性質特殊,安全生產始終必須是養護管理工作中的頭等大事,可以說是一項重大、艱巨、長期、復雜的工作,要抓好公路養護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唏噓要充分了解行業的特點,結合實際,對養護生產進行精細化管理,規范化監督,科學化考核,以每一個工作環節的規范來保障安全生產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各種安全隱患及早發現、及早處理,確保不發生養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