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裂縫的處理
修補混凝土裂縫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灌漿、嵌縫封堵法;混凝土置換法;結構加固法;表面修補法;仿生自愈合法以及電化學防護法。
(1)混凝土置換法。處理嚴重損壞的混凝土置換法是一種有效方
法。是先剔除損壞的混凝土,然后再置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材料有:聚合物、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等。
(2)結構加固法。當裂縫影響到了混凝土結構和性能時,我們采取加固法進行處理。加固法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采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
(3)表面修補法。表面修補法是一種常見、簡單的修補方法,它主要適用于對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和穩定的深進裂縫以及表面裂縫的處理。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環氧膠泥、水泥漿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瀝青、油漆等防腐材料。防護的時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外界作用的影響繼續開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縫的表面粘貼玻璃纖維布等措施。
(4)電化學防護法。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來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方法叫電化學防護法。改變鋼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所處的環境狀態,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氯鹽提取法、陰極防護法、堿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防護方法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等優點,適用混凝土、鋼筋的長期防腐,既可用于新建結構也可用于已裂結構。
2.混凝土裂縫的預防
(1)改進混凝土澆筑工藝。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鋪設舊木模或腳手板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從而防止樓板裂縫的發生。
(2)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設計時宜采用中低強度混凝土,避免采用高強度混凝土。為了控制表面收縮裂縫,可以適當采取在承臺表面合理增加分布鋼筋用量的措施。
(3)加強養護。混凝土養護是施工中重要環節,忽視對混凝土的養護,既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又易使其在硬化過程中失水得不到及時補償而產生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