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漿拌合物的“黏”和“散”,是不同種類的膠凝材料、不同黏度的纖維素醚、不同的外加劑類型、不同的砂、不同配比、不同粉料含量的砂漿拌合物之間相比較而言。
砂漿拌合物的“黏”,更多的是指砂漿拌合物與施工面、砂漿拌合物與施工工具間的附著力和摩擦力,體現出砂漿的濕粘性和是否粘刀,體現出砂漿拌合物自身良好的內聚力。砂漿拌合物內聚力好,砂漿拌合物“成團”,不撒料,有利于施工上墻;砂漿拌合物與基層的黏性大,有利于濕粘性、有利于粘結強度、有利于避免空鼓脫落;砂漿的黏性越大,粘刀的感覺越嚴重,施工性相對不好。
配置砂漿時,砂漿粉料含量越高,同等稠度下,越感覺粘刀;同樣的砂漿,加水越多,稠度越大,越感覺粘刀;粉料含量相同、外加劑相同的前提下,用石灰石機制砂配置的砂漿,比用天然砂配置的砂漿,黏的感覺較重。
砂漿拌合物的“散”,更多的是反映砂漿組份間的內聚力,與膠凝材料、纖維素醚(外加劑)的種類和用量有直接關系。砂漿發散,易撒料、不易上墻,施工性也不好。
砂漿拌合物的黏與散,可以說是一對矛盾。理想情況,我們希望砂漿拌合物與施工基層的黏性大、濕粘性好,同時,還希望與施工工具的粘附性小。實際應用中,更多需要追求一種平衡:平衡和控制兼顧抹光、壓平與“不粘刀”之間的粉料含量;平衡保水率與“黏”之間的纖維素醚黏度、摻量;平衡原材料資源、制造工藝、成本與“黏”之間的砂骨料種類的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