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凝劑是一種摻入混凝土中能抑制水泥水化,延長拌合物從塑性到堅硬狀態過渡期的外加劑,因此用于商品混凝土可以改善混凝土的保坍性,對于商品混凝土是不可缺少的外加劑成份。
其實緩凝劑的作用遠遠不只是改善商品混凝土的保塑性。
(1)多數緩凝劑都有一定的塑化功能,一些緩凝劑減水作用遠超常用的高效減水劑。試驗證明,常用的葡萄糖酸鈉的減水效果是常用萘系高效減水劑的數倍,但因為緩凝劑的摻量較低,減水功能未能有效體現,但輔助減水這是使用者公認的。筆者常對一些施工人員講,高溫施工時,加大葡萄糖酸鈉的用量,施工成本不會增加,因為相應的減水劑用量可大幅度減少。
(2)由于緩凝劑可顯著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并推遲放熱高峰出現,因此減少了因溫差過大造成的結構開裂。
(3)緩凝劑的增強效果目前未被使用者重視。由于緩凝劑的輔助減水作用,加之因延緩水化,后期水化生成物分布更均勻,水化更完全,因此混凝土即使不減水,強度仍會有一定的提高。
我們在多年前曾試驗過糖蜜摻入混凝土的增強效果,當混凝土抗壓強度為 40.5MPa 時,摻加水泥用量 0.2% 糖蜜緩凝減水劑,減少 6% 拌合用水,強度為46.6MPa(增強 15%),而采用空白混凝土水灰比(不減水)強度也能達到 44MPa,緩凝劑的增強效果顯著。
但是商品混凝土施工過量摻用緩凝劑不可取,在混凝土中緩凝劑過量使用,不但會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發展,影響施工進度,由于混凝土長期塑性狀態,在大氣中風吹日曬,混凝土表面水分大量蒸發,加大了混凝土表面失水,產生較多的微裂縫,隨著失水增多,裂縫向深處發展,混凝土孔隙內水的液面下降,產生的負壓逐步增大,產生的收縮力使混凝土產生失水收縮。
混凝土長期處于塑性狀態更會產生泌水沉降,骨料和膠凝材料之間產生不均勻變形,據測試,長期處于塑性狀態的混凝土,塑性收縮可達到 1%,給混凝土質量造成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