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全省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山東將加快養護“大數據”進程。
目前省、市兩級公路數據庫已全部建立,依托交調站、觀測點自動化觀測和計算機處理技術,實現數據動態更新,保證基礎數據庫的及時維護。同時加強推廣路況快速檢測、分析、決策支持成套技術研究,以路況水平、服務水平、資金需求、投資效益評估為重點,開展大數據分析,建立科學的公路養護決策機制。構建和完善全省統一的公路行業管理信息平臺,進行數據庫間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實現交通大數據的共建共享。
此外,山東還將強化路網運行監測體系建設。繼續加快推進省級路網管理中心建設,構建全省統一的路網運行監測平臺,加快省市路網監測平臺聯網,強化“公路監測預警、應急調度指揮、出行信息服務”三項職能,實現公路運行可視化、管理數字化。按照100%全覆蓋的規劃目標,加快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重要節點實時監控體系建設,實現對路網的可視、可測、可控。對重要橋隧要建立動態監控體系,實時掌握技術狀況,繼續暢通危橋改造“綠色通道”,對四、五類橋梁發現一座,加固改造一座;農村公路要落實地方政府的橋梁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加大改造力度,消除安全運行隱患,一定要想方設法保證橋梁使用安全。
三是加大養護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按照技術與實踐相結合的路子,各單位要以工程項目為依托,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和技術研發,通過開發、引進和消化吸收,不斷豐富四新成果研究和應用。
要注重從提高養護效率,提高公路耐久性等方面,做好成熟技術的使用和推廣,對成熟使用的快速修補、耐久性路面結構和材料、高模量瀝青混凝土等成套技術,加快技術集成,形成地方技術標準、規程和指南,力爭通過技術措施創新,有效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緩解周期性養護維修壓力。
據了解, “十二五”期間,全省公路累計完成投資1997億元,新建高速公路1063公里,新改建普通國省干線公路3500公里,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7萬公里。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26.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48公里,通達全省96%的縣(市、區);普通國省干線20080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96.2%;農村公路23.6萬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達到99.98%。全省公路密度達到168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車里程、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水泥及瀝青路面里程等,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以高速公路網為骨架,以干線公路為依托,以農村公路為基礎的公路網絡日趨完善,全省“半日生活圈”基本實現。五年來,實施高速公路大中修1244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大中修8300公里,公路技術狀況有效改善,安全暢通水平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