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對原有路面材料重復利用,避免了繁瑣的施工和運送環節,能有效減少能耗,綠色環保,是今后我們道路養護的重要探索方向!9月5日下午,徽杭高速往黃山方向K155路段,現場觀摩“就地熱再生”瀝青道路養護技術后,阜陽市公路局一位工作人員贊嘆道。為大力推廣“就地熱再生”綠色養護新技術,推進安徽省高速公路作業安全標準化建設進程,9月5日至6日,安徽省瀝青路面綠色養護技術交流會暨徽杭高速公司創建示范工程現場觀摩會在我市舉行。
本次會議分“技術交流”與“現場觀摩”兩部分,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學會及下屬14個地市交通局、公路局相關負責人、安徽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單位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參會。9月5日下午,與會嘉賓赴徽杭高速K155路段實地觀摩涉路作業安全標準化布設及就地熱再生施工現場;蘸几咚俟靖笨偨浝響娭窘榻B,該工程7月中旬開工,本預計9月底完工,近兩月我市天氣多晴利于施工,因此工程可于9月中旬提前完工。
在6日舉行的“技術交流會”中,交通部公路科研院博士秦永春介紹,“就地熱再生”是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采用專用的就地熱再生設備對瀝青路面進行加熱、銑刨,就地摻入一定數量的新瀝青、新瀝青混合料、再生劑等,經熱拌和、攤鋪、碾壓等工序,一次性實現對表面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舊瀝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術!暗2015年,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57.7萬公里,高速公路總里程12.35萬公里,絕大部分是瀝青路面,每年消耗瀝青超過1000萬噸,而且耗用大量的砂石材料,路面翻修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秦永春說,“就地熱再生”技術實現了瀝青路面原有材料的100%利用,能節約大量石料、瀝青,減少環境污染,同時避免了銑刨肥料和新混合料的來回運輸,節約了燃料消耗,避免因傾倒、堆放建設垃圾產生對環境的影響。
安徽省公路學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根據國家交通運輸部《“十三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剛要》相關要求,省交通廳提出推進交通運輸綠色化發展,安全化運營,逐步推進實現綠色養護目標。到2020年,我省高速公路、普通國道省道路面舊料回收率將分別達到100%和98%,循環利用率將分別達到95%和80%以上!昂翢o疑問,目前黃山境內徽杭高速這40公里示范路段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同時也是目前安徽公路系統中先大規模采用‘就地再生熱’技術的,因此黃山在這項技術的運用上給全省其他地市做出了示范!痹撠撠熑苏f。